2015年10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樁基礎工程學術會議在重慶隆重召開。主辦單位包括: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樁基礎學術委員會、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地基基礎專業委員會、重慶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巖土工程分會。
本次會議是全國樁基工程水平最高的學術年會,云集了眾多專家和行業影響人物。巖海公司資深專家、華科大王雪峰教授和巖海公司總經理助理盧忱先生出席了此次學術會議。
鄭穎人院士和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地基所老所長劉金礪研究員
國家質檢中心常務副主任陳凡教授在大會上有一主題發言,介紹了當前高應變和自平衡檢測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呼吁大家不宜錯誤地過度貶低高應變能力,也呼吁大家正確認識自平衡法。
左:李大展研究員(中國建科院地基所老主任,原全國樁基檢測學組組長),中:柳春研究員(福建省建科院老院長,原基樁檢測學組副組長),右:王雪峰(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基樁檢測學組成員)
國家質檢中心常務副主任、現任全國樁基檢測學組組長陳凡研究員
會議期間,王教授和盧總先后拜會了陳凡教授、中國建科院地基所老所長劉金礪教授、老主任李大展教授,福建省建科院老院長柳春教授、地基所所長施峰教授等眾多專家,也拜會了大會執行主席重慶后勤工程學院的教授黃雪峰大校。黃大校原為甘肅建科院院長,是我國基樁檢測最早的引路人之一粱守信教授所在單位的負責人。無論甘肅建科院,抑或重慶后勤工程學院,黃大校及其部下都在大量使用巖海設備。李教授、柳教授、施峰教授更是巖海公司多年的老朋友。
大會執行主席、重慶后勤工程學院教授黃雪峰大校
與此同時,王教授和盧總還先后與一大批新老朋友和專家進行了熱情洋溢的交流:包括建華副總裁張雁教授、冶建總院鐘東波教授、同濟大學楊敏教授、重慶大學劉漢龍教授、貴州大學黃質宏教授、廣州大學張季超教授、云南資深專家孔繼東教授、鄭州大學周同和教授、河南建科院趙海生教授、襄陽質監站袁保中教授等等等等。
水電效應發明人,原西安公路所所長趙學勐研究員
原北京市政院地基室主任沈保漢研究員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地基所沙安研究員
巖海老朋友,福建省建科院地基所所長施峰教授級高工
貴州大學黃質宏教授(中)
河南建科院趙海生教授
湖北省襄陽質檢站總工袁保中教授級高工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巖海程樂平董事長和王雪峰教授一同參加了濟南舉辦的首屆全國樁基工程技術學術會議。其間,王教授陪同現中國建筑科學院副院長黃強教授(時為地基所副所長兼學會秘書長)與全體與會代表熱情交流,極大地提高了年輕的武漢巖海公司聲譽。其后巖海也參加了多屆全國樁基工程學術會議。
巖海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各地專家的關心和指導!衷心感謝給予巖海各種各樣幫助的所有專家學者!
巖海也是在虛心接受各種批評和指正中成長起來的。我們深信,領銜復出的王雪峰教授和留學加拿大歸來的楊燕軍博士(我國數字式聲波儀第一人),一定能使巖海鳳凰涅槃,他們將多年來的科研心得與巖海產品有機結合,一定會使巖海再次邁上新臺階,巖海明天會更好!
事實上開年以來,巖海產品業已取得長足進步,歡迎大家觀摩巖海官網和微信官網!
鑒于本屆會議性質以施工工藝等為主題,巖海以學習觀摩為主,沒有進行儀器展示。